■通讯员贺晓婷屈璟秀本报记者嵇刊
对于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一条理想的血管通路既要能重复建立血液循环,还要做到可长期使用不必经常干预。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目前运用广泛的血管通路方式,它的建立很考验患者的血管条件。日前,hjc888黄金城官方网站肾科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团队成功开展腕部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手术,为70岁的王爷爷延长了“生命线”。
半年前,70岁的王爷爷查出了慢性肾衰竭,在外院治疗后一直选用中心静脉导管(TCC)作为长期透析通路,今年6月转入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老爷子现在使用透析方式感染风险性高、透析充分性低、血液再循环使用率高,还容易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该院肾科副主任医师刘平介绍,科室常规开展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具有可反复穿刺、狭窄发生率低、血栓形成率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很适合他这类肾脏疾病患者。可惜的是,当时王爷爷血管条件差,风险太大,不建议即刻手术,直到两周前透析检查结果提示,他的血管条件转好,经过与家属的充分沟通,王爷爷决定手术试一试。
然而在详细评估血管条件后刘平发现,他的远端头静脉偏细(束臂后腕部直径为1.2mm),尺动脉偏细扭曲,无法实施常规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手术或贵要静脉-尺动脉手术。在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方立明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刘平、张文,主治医师贺晓婷反复研讨,最终为老爷子量身制定出“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行端侧吻合手术”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下,手术圆满成功。术后B超提示,王爷爷透析通路畅通,内瘘震颤明显,恢复情况良好。刘平叮嘱他坚持手部锻炼,为促进内瘘成熟,还予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方立明介绍,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有最终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一旦步入尿毒症阶段,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规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等,以此清除体内毒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延长生命。
那么该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呢?方立明介绍,慢性肾脏病成因复杂,除了由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累积引起,长期使用具有毒性的药物、有毒性的化妆品(美容美发产品),甚至长期居住在环境污染的地区、长期饮用有污染的饮用水等也都会加大患病概率。他提醒,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因此建议大家每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